9月27日,贵州中医药大学举办全国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成果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兄弟院校代表、海内外合作机构、校友师生参加会议,共同回顾学校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交流中医药教育发展成果。

会议现场
会上,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周英作题为《六秩黔医济苍生 苗岭岐黄续华章》的教育发展报告,系统回顾了学校自1965年建校以来的发展成就。她表示,60年来,学校实现了从单一学科的中医药院校向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7大门类、40个专业的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学校已成为贵州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核心基地。面向未来,学校将实施“十大工程”,奋力推进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创新型中医药大学建设,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周英作题为《六秩黔医济苍生 苗岭岐黄续华章》的教育发展报告
在师生校友代表发言环节,1966届毕业生、国医大师刘尚义以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见,阐释了“大医精诚”的精神内核。他深情回忆了贵中医的发展历程,强调“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并高度肯定学校60年来始终坚守中医本源,将《伤寒杂病论》的辨证精髓与《千金方》的仁术要义融入教学与临床,同时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推动传统中医药焕发新的临床活力。

国医大师刘尚义发言
优秀校友代表、知名中医药专家杨世霞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深切感恩;教师代表杨硕分享了坚守教学科研一线的育人故事与学术追求;学生代表刘馨予则代表新一代贵中医人立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青春誓言,展现了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蓬勃气象。

揭牌仪式
大会举行了多项重要仪式。“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苗药研发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学校在推动民族医药现代化研究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同时,贵州中医药大学分别与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金融服务、康养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此外,多家爱心企业和校友向学校捐赠资金,用于支持学科建设及奖助学金项目。

签约仪式
大会最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强和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国医大师王新陆分别作题为《中药创新研发 共筑健康未来》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主旨报告。
与会嘉宾与师生代表参会
据了解,贵州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贵阳中医学院,是贵州省唯一的中医药高等院校,2018年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当日,学校还同步举办了中医药文化市集、建校60周年教师著作展、教职工书画展以及“寻根贵中医,聚力向未来——六秩校友话传承”校友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全面展现学校的文化底蕴与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