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社会服务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学校是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2021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批中医学、中药学、中医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花溪、甲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76亩。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中医养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外语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直属院(部),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等10个研究所;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12月接管成立贵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医院(贵安新区大学城医院),该院为二级综合医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55人,其中博士以上学历791人,高级职称802人。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金师14人,国贴、核心、省管、省名中医等专家学者近200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截至2024年9月,有硕导1057人、博导66人、产业导师44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站)4个,国医大师工作室工作站1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9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贵州省民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贵州省名中医工作室3个

学校现有37个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农学7个学科门类。截至2024年9月,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38个,其中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贵州省重点学科7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中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1个;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3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2个,获批省发改委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支撑平台建设项目2024年获教育部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1项。

近年来获省级金课6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个;获省级“十个一”精品项目1项;2018年11月至今,获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7项、省级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项课题35项;获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获省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近3年学校教师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64部,其中主编30部,副主编108部;在国家首届教材建设成果奖(高等教育类)评选中,学校教师副主编的《中医内科学》获特等奖、参编的《中医诊断学》获一等奖、参编的《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针灸学》6部教材获二等奖。

学校不断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截止目前,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6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共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2009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优秀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2018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99余项,其中“中医药现代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2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4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专利授权943项,出版专著686部。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立足贵州自然生态环境,着力解重点道地药材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学校资源团队指导全省中药材栽培种植超过140万亩,服务40多个县域,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5000余人次。2020年以来,育成适宜喀斯特生境的新品种新品系7个,构建天麻、太子参、半夏、淫羊藿的植物病害病原菌库,实现菌株和田间症状的可溯源,建立拟境栽培中药材的绿色防控技术和生态种植技术规范,发布中药民族药标准185项,相关技术应用累计推广64万亩,指导天麻、太子参、淫羊藿入选“2022年中国生态中药材品牌”,联合建立的“基于拟境栽培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入选2023“科创中国”中医药领域先导技术典型案例,2024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相关成果获得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校党委被中共贵州省委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12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063人,博士研究生194人。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突出。1982年成立的大学生医学科学协会为全国高校中最早的大学生科协之一。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全国高校首批青年志愿者协会之一,2011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十大杰出团体防艾志愿者协会被国务院防艾办、卫生部、团中央等单位评为红丝带健康包百校进千企活动先进集体。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0余项。近三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计荣获全国铜奖4项,省赛金奖4项,银奖12项,铜奖44项。年来,在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等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2024年,在第二届中医骨伤科专业本科学生临床技能邀请赛暨第一届中医骨伤科优质课程研讨评比中获一等奖2项;2017年至今在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形态学暨虚拟仿真实验诊断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2023年4月至今,在“岐黄杯”全国中医药博士生论文大赛获得三等奖3人;在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一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全国二等奖。截止2024年8月,涌现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全国活力团支部”“全国百佳志愿者”“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品牌项目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全省五四青年奖章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才俊和先锋团队。近五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年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2.90%研究生毕业年均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以上。

学校以开放的视野,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努力建立以东盟为中心,辐射全球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截至2024年8月,学校先后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打造“针艾黔行”涉外教育品牌,为英国、巴西、俄罗斯、厄瓜多尔等国家的学术团体及机构开展中医药培训;与英国高校合作举办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实践基地、中德心脏康复基地等项目顺利开展;连续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学术论坛,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迈向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正当时!贵州中医药大学紧紧抓住贵州医疗卫生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将中医药特色优势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中,凝心聚力谋发展、守正创新谱新篇,为将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创新型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注:机构设置、学位授予点、专业设置、师生人数等,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8月31日;获得奖项、成果等,无特殊说明为近5年累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