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鲲
硕士,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工作处)职称科科长,学校派驻册亨县冗渡镇团坡村第一书记。
2023年5月24日上午,晨雾还未散尽,远处的山峦像被泼了墨汁的宣纸,层层叠叠地压在眼前,崎岖的山路蜿蜒至云雾深处。经过团坡村寨门,几位村民不时打量着我这个“外乡人”。那一刻,我攥紧了笔记本,在心里默念:这里,就是我要扎根的地方。

起初,如何为群众办实事、为村庄赋新能,我一度苦苦思索。那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黄昏,暮霭像被揉碎的金箔洒在山坳间。办公室外,传来熟悉的篮球声,是几个放学回家的小孩在打球,我不由的加入了他们,很快我们就混熟了。“我是科比的球迷,这是科比的幸运手环,要是我也能在湖人的球场打球该多好”,说话间,那个身穿湖人队服的小家伙投出了他手中的篮球。
我蹲下身,发现水泥地面布满尖锐的石子,场地的缝隙里还长出了倔强的青草。就是那个瞬间,我意识到,孩子们追逐的不仅是篮球,更是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第二天,驻村工作队就和村支“两委”在球场上开了碰头会。我提出要翻新篮球场的想法,经费可以从驻村工作经费里出。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村支书说:“既然大家都同意,大家就劲儿都往一处使,把这个事情做好。”
大家分工协作,打磨、冲刷场地、刷漆、画线。十天后,我站在焕然一新的球场上,天蓝色与黄色相间的地面像把整片天空铺在脚下,崭新的篮板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孩子们尖叫着冲进球场,高兴地抱着篮球在场地中央转圈圈。看着他们雀跃的身影,我忽然明白,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征程,那些斑驳的水泥地终将被梦想的色彩覆盖。要赢得团坡村的信任,需用汗水与真心慢慢焐热,而我们这群驻村人,正在用双手编织着希望的经纬。

为了敲开村民的心门,白天我跟着村支书走村入户,用脚丈量这片11.2平方公里的土地。深夜伏案整理走访笔记,窗外犬吠虫鸣,纸页上密密麻麻的“家长里短”,成了我最珍贵的驻村地图。为带领村民致富,我们三次“取经”。第一次去绥阳小关乡的盘山路上,我的心里比山路还忐忑——这一趟,真能给咱们村找到出路吗?但当进入小关乡的金银花种植示范园,扑鼻而来的清香瞬间驱散了疲惫。漫山遍野的藤蔓间,金黄与银白交织成海,务工的村民腰间挂着竹篓,指尖翻飞如蝶。合作社负责人陈主任向我们介绍道,“我们这儿以前也穷,可金银花耐旱耐贫瘠,种活了就是‘摇钱树’。”

回程车上,村支书摩挲着带回来的种苗,突然开口:“刘书记,咱村后山那片荒地,土质看着和这儿差不多......” 这话像颗石子投入深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我第一次觉得这六小时的山路,原来可以通向希望。现如今,团坡村引种绥阳金银花种植面积40余亩,预计可带动农户增收10万余元。
驻村不易,我在山路上摔过跤,推进的项目也碰过壁。每当儿子打视频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我想你多陪陪我”时,我总指着身后的金银花试验点:“等这片金银花开成海,爸爸就回来了!”

下乡七百多个日夜,团坡早已刻进了我的生命。若有人问驻村的滋味,我想说:是田埂上踩出的脚印,是村民眼底亮起的星,是把自己活成一座桥,连起山外的春风与故土的守望。
(通讯员:刘鲲 审核:周超 殷海 岳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