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贵州教育报》3版

11月7日的贵州中医药大学校园,风里飘着薄荷的清苦与金银花的甜香。贵安附属小学四年级(6)班的孩子们蹲在中药资源圃里,鼻尖凑到南天竹的红果旁,又伸手摸了摸薄荷的叶片,轻声交流:原来身边这些好看的植物,也是有用的中药!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寻药贵州研学活动

这场立冬识本草·探籍拓非遗研学活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好奇之心——他们在拓印环节用蜡墨拓出立冬元素,为作品钤印装框,举着最特别的中医药礼物欢呼。

这样的场景,是贵州中医药大学文化浸润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学校始终将广泛传播中医魅力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抓手,通过研学+博物馆+产业的多维度布局,让中医药文化从课堂走进生活

5月30日,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260余名师生走进贵州中医药大学开展《寻药贵州》校本研学,面对苗医博物馆里的苗族草药标本、古朴的苗医诊疗器具让孩子们瞪大眼睛。

我与大学生面对面环节中,小朋友们追着问中药是怎样治病的,贵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们耐心解答,细致示范动作,讲解要领和健身功效。

贵州苗医博物馆自2020年6月开放以来,累计接待28756人次,开展436场专题讲解,珍贵的标本、生动的讲述,串起了苗医文化的悠久历史,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活课堂

更具创意的是,学校将中医药与产业融合,让传统智慧焕发新生。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148款中医药康养类产品惊艳亮相——融合苗侗文化元素的香牌、药学院学生设计的二十四节气盲盒茶、本草咖啡、中药奶茶……这些产品将中医药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传播中医魅力的新载体

5月12日至5月16日,贵州中医药大学与贵阳市新东门小学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周活动,多位专家参与了中医药文化故事讲座”“中药饮片辨识实践”“矿物药探秘体验”“天麻人工授粉教学以及昆虫与天麻绘图创作五大板块的科普活动。

传承国医仁术,弘扬中医文化理念引领下,贵州中医药大学以比赛为媒,构建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走进校园讲述中医药知识,让专业人才成为传承的薪火。

大赛现场

在第十八届针灸推拿技能大赛决赛现场,选手们在患者模型上熟练运用揉法、㨰法、拿法,手法精准有力;第六届康复技能大赛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选手们配合默契,完成各项治疗流程。

4月启动以来,200余名选手历经初赛、复赛层层筛选,最终12名针灸推拿专业选手、3名康复治疗学专业选手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以赛促学的育人逻辑,通过赛事激发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实践能力,让国医仁术在青年一代手中传承。

贵州师范大学贵安附属小学走进中草药种植大棚

从贵安附属小学孩子们的接触草药,到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孩子们的寻药贵州;从针灸推拿技能大赛的手法比拼,到专家团队进校讲课;从苗医博物馆的标本讲述,到展会中的创意产品,贵州中医药大学用传播+培养的双轮驱动,让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更多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正不断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

(审核:剡鹏英 周超 殷海 岳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