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市集在贵阳市第一中学热闹开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草香气,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记者了解到,这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州中医大一附院”)与贵阳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贵阳一中”)落实战略合作、携手打造“健康校园”新标杆的具体行动,旨在将优质中医药资源转化为校园健康教育新动能。
活动现场,各个参与科室的摊位整齐排列。来自肿瘤科、妇科、疼痛科、肾内科、心身医学科等科室的专家们耐心地为师生们答疑解惑,提供健康咨询和诊疗建议。

“时而轻柔地揉捏,时而有力地按压,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到位。”在推拿科的区域,医生们身着白大褂,手法娴熟地为师生们示范推拿手法,体验者微微闭上眼睛,脸上露出放松的神情,不时发出舒适的轻叹。围观的师生们有的还忍不住伸手模仿动作。

在“药你好看坊(药学部)”摊位上,中药饮片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不少师生好奇地凑近,感受着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在康养中心(履蛋门诊)的摊位前,一个个小巧的鸡蛋在特制的药液中煮得恰到好处,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医生拿起一个鸡蛋,在体验者的身上轻轻滚动,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讲解着这种特色疗法的原理和功效。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办,让更多的师生受益,也能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正在体验耳穴疗法的贵阳一中教师金老师表示,自己很少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中医药文化。通过现场体验,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健康知识,还亲身体验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
“好舒服,感觉太棒了!”一旁正在体验履蛋疗法的骆老师发出感叹。
“它突破了传统临时性活动的局限,致力于实现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群体的常态化浸润。”据贵州中医大一附院宣传科科长葛从军介绍,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短暂的市集体验,更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依托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资源,将医院成熟的“中医市集”“文化长廊”等模式转化为校园场景永久性文化阵地的重要尝试。

据悉,此次教师节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与贵阳一中的合作,将进一步贯通“大学-中学-小学”文化传播链,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夯实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青少年基础。未来,双方还将依托基地资源建设校园文化空间,常态化多形式开展中医药文化系列活动,为中医药文化传承注入可持续动力。
(审核:周超 殷海 岳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