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肺炎疫情。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其中。“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疾病发现的年份2019年。

2月22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疫情发生后,《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作出迅速反应,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增辟“新冠肺炎防控”专栏,于2月19日面向全国医护工作人员紧急征稿,旨在及时展示“COVID-19”临床防治成果和加强防控经验交流,以期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征文通知发出后,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不到十天就收到稿件50余篇。山东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遵义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甘肃天水市中医院、河北唐山市中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南海口市中医院、贵阳市一医、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以及我校(含一二附院)的作者积极向本刊投稿。

稿件内容涵盖“‘新冠肺炎’疫情下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策略”,“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三因制宜’‘卫气防御’‘邪伏膜原’等理论对‘新冠肺炎’的防治”,“气象因素与运气学说与‘新冠肺炎’的相关性”,“‘清瘟辟秽散’‘翘荷汤合升降散’‘麦门冬汤’‘柴胡清燥汤’等中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民族医药(苗药)防治‘新冠肺炎’”,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社会大众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心理应激干预措施”等,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实践。

收到稿件后,学报编辑部全体人员加班加点对稿件进行处理。现择优以网络形式分期提前刊发以供交流。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日有所新,文中观点,供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交流。

本刊向战斗在疫情一线广大医护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0年3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