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院:李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我们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聚焦、谋划中医养生学院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我们将以推动贵州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为契机,强化养生学科内涵建设,打造中医养生特色品牌,培养具有中医底蕴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人才,努力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十五五”时期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实际行动,为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深耕专业建设 服务“健康贵州”

中医养生学院现有中医养生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管理、食品营养与健康4个本科专业及中医养生学硕士点,构建了“中医养生+现代健康管理”为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专业布局紧密结合贵州省康养产业发展需求,为培养高素质中医药特色康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院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建设及人才定向培养新模式。从市场需求看,健康管理师、营养配餐师等新型岗位需求激增,亟需高校输送具有中医底蕴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专业人才。为此,学院计划与企业共建“康养产业实践教学中心”,通过引入行业导师参与课程开发、拓展优质实习岗位等举措,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

对接国家战略 明确发展方向

“十五五”时期是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重大机遇、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黄金期。学院未来五年将围绕 “创新型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和健康人才培养基地” 发力,着力培养既懂中医养生理论又掌握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充分利用贵州省大力推进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融合发展的政策优势,积极参与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重点推动中医养生学科建设,做强专业内涵,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养生学科体系,为“十五五”时期学校冲刺“双一流”增智添彩。

四轮驱动 构建发展新格局

为实现上述目标,学院将坚持“党建引领、专业立院、产教融合、人才兴院”的发展理念,四轮驱动,协同发力。

党建引领是核心——始终锚定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的核心定位,聚力深化“党建+中医药文化”管理体系建设,以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党建+中医药文化”管理体系建设;专业立院是基础——优化养生学专业课程体系,增加中医养生技术实操课程和现代健康管理案例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将中医养生学专业建设成为具有贵州特色的国内一流专业;产教融合是关键——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中医养生学院-大健康产业实习基地”;人才兴院是保障——制定高层次养生人才引育计划,坚持“学院发展带动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促进学院建设”,建设一支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供稿:中医养生学院 审核:剡鹏英 周超 殷海 岳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