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贵州中医药大学和贵州省史学会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两个结合”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花溪校区举行。来自全国21所院校、党校、研究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优秀论文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深化‘两个结合’研究,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主题开展交流探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校党委副书记明雪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韦伟主持开幕式。

明雪梅介绍学校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她说,贵州中医药大学长期致力于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医药学交叉融合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长期致力于在守正创新中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育人之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医药文化深度结合,全力培育兼具专业素养、思政底色与文化自信的岐黄传人。希望大家立足“两个结合”的重大命题,直面时代、直面现实,深化学理化阐释研究,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研讨会设4场主旨报告。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主任、博导陈红娟教授以“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三重维度”为题,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内在关系、内涵、意义。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博导吴大华教授以“在‘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贵州路径”为题,全面阐释贵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博导汪勇教授以“‘两个结合’及其构成要素分析”为题,阐释“两个结合”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构成要素分析和“两个结合”的世界意义与价值。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党委书记、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杨仁厚教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解决好的几个基础问题”为题,提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要百家争鸣,融会贯通。




在研讨发言环节,7位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围绕“两个结合”的逻辑理路、现有共识、现实挑战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其间,会议对公开征集并遴选出的优秀论文予以表彰。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校史馆。
闭幕式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近平教授对会议作了总结,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将研讨会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研究工作中的动力和方向,不断挖掘“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为“两个结合”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剡鹏英 周超 殷海 岳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