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校长论坛2025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校长周英率科研处、药学院等校属单位负责人及青年骨干教师赴港参加。
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及“一带一路”国家的30余所高等院校代表、60多个机构的40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就如何推动传统中医药国际化与现代化发展,以及如何解决优秀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医药被国际认可等开展研讨。

作为本届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联盟单位代表,周英在论坛开幕式发言中表示,中医药国际化正面临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深刻转变,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如何实现产业转化、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如何精准对接科研机构的攻关能力、传统医学的独特价值如何获得国际规则体系的广泛认可,是中医药国际化目前面临的挑战。期待以此次论坛为纽带,让校际合作从项目对接走向机制共建;期待以香港为支点,让中医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桥梁;期待此次香江之约,能成为明日全球健康治理新规则的华丽序章。

在圆桌会议讨论中,周英分享了我校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并提出前瞻性建议。她表示,学校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现代科技”为核心,将地域性与创新性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区位优势。针对“中西医结合”面临的理论融通难、人才缺口大、产业转化弱、政策覆盖窄等问题和挑战,贵州中医药大学将积极与联盟单位开展合作,通过深度整合“贵州中医药民族医药(苗医药)资源+联盟国际平台”,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及现代科学价值的中西医结合示范体系,为中西医结合的未来之路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论坛期间,在中大校董会主席查逸超教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医药全产业链香港中心理事兼顾问及守创中药贸易平台理事梁振英,中大校长、联盟理事长卢煜明教授等重要嘉宾的见证下,周英与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陈伟仪共同为我校“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创新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

“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是由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宁夏医科大学、四川省中医医院和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作共七家单位首批发起,协同“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中医药产学研机构,于2023年自愿组成的非营利合作组织。
(供稿:国际交流合作处 审核:周超 殷海 岳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