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全省31家中医医院共派出192名医护人员奋战在省内外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药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全省累计确诊病例146例,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病例138例,占比94.52%。1月31日前入院的出院病例40人,平均住院日16.88天;2月1日至10日入院的出院病例59人,平均住院日12.98天;2月11日后入院的出院病例5人,平均住院日8.40天。最短住院时间仅为5天。随着强力推进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实施新冠肺炎中医远程查房制度等工作措施力度的不断加大,贵州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病人在缓解病情、缩短病程、降低医疗救治费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浩说,贵州省中医药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西医并重防治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穷尽一切办法救治患者、挽救生命,积极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作用,加强中西医协同治疗,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部署得当:抗疫情主动作为科学应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和精神,结合贵州中医药、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特色优势,主动作为,全力出击。

按照“依法依规、属地管理”原则,第一时间建立联动机制。成立省中医药防控疫情领导小组,由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浩任组长。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信息共享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中西医会诊制度。

同时,建立以贵州中医药大学两所附属医院为龙头、市州中医医院为支点的中医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组建贵州省中医药应对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由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任顾问,两家省级中医医院的中医科、呼吸科、ICU、儿科等学科的专家为成员,负责全省中医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技术指导和临床治疗指导,科学规范防控疫情、积极开展应急救治。

国医大师刘尚义和全国名中医戴永生、吴光炯领衔组建三个专家团队,分别指导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展中医救治。刘尚义、戴永生团队还指导贵州省将军山医院和贵州省职工医院开展中医临床救治;并组建市级专家团队指导18家市级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1月23日,省中医药管理局就下发了贵州版病毒性肺炎中医药防治参考方案,第一时间提出了“预防、治疗、恢复”诊疗方案,2月17日,省中医管理局及时根据贵州病例治疗情况,修订下发了《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参考方案(第二版)》,两版诊疗方案均主动以公开形式向社会公布,指导中医医师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坚持中医思维和方法研究病情,四诊合参,辩证论治,科学应用中医技术,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高手在民间。省中医药管理局广泛征集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有效技术方药和民间秘方秘技,累计收到1605份献方,初筛选896个中医药及民族民间验方和技术方法提交省级专家组研究。最终筛选出符合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中医诊疗部分的89个民间医药方、21个技术、26个民族医药方以备选用。

此外,还遴选了一批省内药企生产、医疗机构研制的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其中,防治新冠肺炎中医方剂25种,中成药61种,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与此同时,规范实施中医远程查房,将省级中医优质资源快速辐射到各市州和县市区,做好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中医救治能力。通过现场和网络等多种形式,已开展全省中医系统疫情防控全员培训10.5万人次,从而强化疫情诊疗方案、处置原则、工作流程等内容。

尽锐出战:主动请缨奔赴两条战线

2月25日上午8时,贵州省援助湖北鄂州中医专家医疗队进驻鄂州版“小汤山”——雷山医院,12名专家作为医疗队首批队员进入雷山医院6个病区,对该院收治的近300名轻型和普通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

该批中医专家医疗队共计22人,全部从贵州中医药大学两所附属医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大多是副高以上职称,平均临床时间超过10年。随医疗队一道出征的,还有中药制剂和医疗设备13台,以及10吨贵州道地药材和贵州民族药品等物资。

“这就是移动的中医院和中药房,患者能服用到有温度的汤剂,而不是单纯的中医药颗粒。”贵州援鄂中医专家医疗队队长、贵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刘维琴说,中医专家医疗队将对6个病区所有患者精准施治,采用一人一方。

而就在同一天,由于疫情形势变化,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和部署,远在湖北武汉的贵州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已增补进武昌方舱医院、汉江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在此之前,我们重点是抓好院感防控培训,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医疗队领队、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敬杰说,该批次100名医护人员,将按照每支医护团队10名医生40名护士的阵容,增援两家方舱医院,分散至各个病区工作,运行后适时调整,切实保障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

秉承“大医精诚”中医药精神,疫情发生后,省中医药管理局迅速动员安排,贵州中医药系统集体动员,全省各家三级中医医院积极响应,医务人员踊跃报名请缨,主动担当,投身这次战役。

实际上,早在1月25日,省中医药管理局就从主动请缨报名的医务人员中遴选了5名政治觉悟高,中医药临床功底强,主要从事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工作的中医临床专家,组建了贵州省第一批援鄂中医医疗队。

而在1月28日,省中医药管理局派出省级专家组赴当时疫情较严重的黔南州、铜仁市开展中医诊疗技术指导工作,为一名危重症患者提出中医药救治方案,成功解除患者高热疑难问题。

守好后方,支援前方,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调度、合理配置资源,确保两条战线双赢。全省以各级中医医院为主战场,同时大力援助武汉和鄂州抗击疫情。截至2月21日,主动请战到一线抗疫的中医药人员有4000多人,前往支援湖北和留驻省级定点救治医院的共计192人。其中,15名进驻将军山定点医院和省职工医院,177名驰援湖北武汉和鄂州。

捷报频传: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在这次治疗中,我接受了以前未曾接触的疗法——中医,一开始感觉中药好苦,但想到良药苦口利于病,便坚持喝了下去。很快排湿效果显现了,大便也成型且颜色正常了,这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医治疗的神奇之处。”

新冠肺炎患者王先生从贵州省将军山医院治愈出院时,向医护人员送上感谢信,特别感谢贵中医二附院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他用中药调理,身体得到更快恢复。

贵州省将军山医院收治全省重型和危重型的确诊病例患者,医院强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每一例患者都制订了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和驻地专家联动,精准施策,努力让中西医结合疗效最大化。

“我们主要根据每一位患者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给予内服中药辩证施治,结合中成药及八段锦养生功、艾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年龄介于2岁至60多岁之间,效果明显。”贵中医二附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谭韬说,特别是大多数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后出现恶心、呕吐、呃逆、腹泻等症状较重,但口服中药后症状缓解明显。甚至还有几例特殊患者,前期经纯西医治疗核酸检测一直阳性,后面加用中医中药治疗后加快核酸检测转阴得以治愈出院。

亮出看家本领,守护百姓健康!2月19日,贵州中医药介入救治最短出院时间刷新:2名新冠肺炎患者经中医药全程参与治疗,在遵义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医院从确诊入院到出院仅为5天,刷新了此前省内最短6天的出院时间记录。

2名患者均确诊为普通型新冠肺炎,中医诊断为疫病——寒湿郁肺,根据中医清肺排毒汤全程参与治疗。经复查CT、二次核酸检查阴性,符合治愈出院标准。

据了解,截至2月25日24时,全省累计确诊病例146例,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病例138例,占比94.52%。其中,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的119例,占比81.51%;3名危重型、4名重型患者使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优先,中西并重。值得一提的是,以1月31日强力推进中医药介入治疗和2月10日建立中医远程查房制度为时间节点,观察全省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1月31日前入院的出院病例40人,平均住院日16.88天;2月1日至10日入院的出院病例59人,平均住院日12.98天;2月11日后入院的出院病例5人,平均住院日8.40天。最短住院时间为5天。数据显示,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缩短疗程,降低费用。

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好中医药优势

贵山贵水产贵药。贵州是全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90%以上的苗药集中在贵州,贵州省33个县药用植物资源5304种,排名全国第四。黔药道地优势特色药材呈现优质优价,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消费者关注,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据了解,截至2月21日,省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引导我省中医药企业和团体,以及中医药界热心人士,踊跃捐赠价值近1500万元的紧缺医疗物资运送湖北及省内定点救治医院抗击疫情。

近期,各地陆续迎来返岗高峰,人流密集增加了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时候,越是爬坡上坎,越要发挥所长,共克时艰。

日前,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关于在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推广使用中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通知》,文件所载方剂供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中小学预防新冠病毒使用,并推广中医艾灸、拔罐、针灸、五禽戏、太极拳等传统有效的防治技术。

据悉,省内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诊所、中药零售药店可根据该《方案》中预防用方,在中医医师指导下,按照中药饮片使用相关规定,对需求人群进行指导用药。同时鼓励使用中药熏蒸、佩戴驱疫辟瘟中药香囊等传统有效方式进行人群集中区域的消毒和个人防护,提高中医药介入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下一步,省中医药管理局将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统筹推进中医药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完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推动中医药深度介入医疗救治,持续做好全省中医药救治病例数据和救治效果统计分析,不断优化中医治疗方案,提升临床救治效果,力求轻症患者尽早治愈,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与此同时,省中医药管理局还将加强对遴选中医药方药和中成药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为全省大健康医药制造业和中药种植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力量。